一、書摘重點:
1. 哲學諮商師Raabe做了什麼?
2. 參與者的反饋。
二、八次團體哲學諮商書摘:
第一次團體:
1.
1) Raabe嘗試使用,“親愛的參與者,我和你們一樣”。
2) 圍成一圈,討論我們應該討論什麼,用投票表決得到 “我們是否為父母的產物”。
3) 平等評價所有意見後,不再使用舉手,嘗試要團員彼此多些反應。
2.
1) 團體給他很長的沈默。
2) 有位團員很生氣,想要用天生與教養的觀點來總結,並不想進一步討論。
3) 許多人對於結束感到放鬆。有人說這一些都是玩弄觀念。有人說為什麼我們不能保有自己的想法,然後就保持。
第二次團體
1.
1) Raabe嘗試使用,"理所當然問題"之定義與例子,參與者回覆“好孩子會被看到,而不會被聽到”。團體分成幾個小團體,以便提出每一個謬誤,並發現回應他們的方法。
2) 同上。
3) 延續上週的題目,成癮者要對自己的成癮行為負責。
2.
1) 參與者針對好孩子不會被聽到,他說他不知道這是一個謬誤,這謬誤已經影響他好一陣子了。團員分享到:“在小時候被虐待,還一直保持沈默,因為他要遵從別人所說的好孩子定義。
2) 成員們自己想到“要不就加入康復計劃,要不就無法從藥物酒精中復原”的謬誤,因為大家都同意有人是靠自己力量復原的,從沒有加入康復計劃。
3) 成員認同,一個人不需要為成癮行為負責,但需要為自己在成癮期間的行為負責。
Raabe其他分享回應 1
1. 聯想到一本書《後現代的狀態》,作者李歐納(Lyotard)說: "即使一個人在出生前,假如只藉著他被給予的名字,小孩已經由周圍人決定他在所述說故事中的指標位置,和這有關的他必然規劃自己的路線"。剛好團體成員正在學習的是 “用別人所述說的關於我們的故事,可以用謬誤篩選出來”。
本人體悟:
從剛討論至今,夥伴提出三個議題:
“我們是否為父母的產物”。
“好孩子會被看到,而不會被聽到”
“成癮者需要為自已行為負責”
讓我思考的是,在這群夥伴,透過他們參與哲學討論所提出的議題,與成癮之間的關係。
目前想到的是,或許環境會造就一個人的行為,但何時開始需要為自己行為負責,莫過於就是成人之後。當然小時候做一些錯誤選擇,可能會需要有大人負責。
凡事都有人承擔。
但反過來思考,我如何回應自己的成癮,我想成為怎樣一個人,都是開始讓上癮者,輕度上癮者(依賴型人格),能有一個契機為自已的信念、所被影響的那個該要成為的自己,有一個發聲,反省,重新行動的機會。
哲學團體提供一個開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