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1的文章

勇敢做自己

每一個人其實都可以活出非常喜樂與有力量的自己。僅是我們的習慣,人與人互動所累積的情緒與傷害往往會將我們陷入這樣的循環之中,較負向的循環(就是負面情緒多以及常常不感到開心)。 其實習慣善用自己的力量去自我肯定,這是一個對內的良善循環,但這樣的次數需要多到讓自己由內而外成為一種無意識的慣性,這樣的慣性則會讓人有力量,是由內而外的力量,反饋到自己的身上。 而當我們習慣了自給自足(生活與心理層面),則就會有更多的力量去與他人分享,可以說是人生中最好的自我投資,但一般人其實如前面文章有談到的,能夠專注在自己的時間上多半是偏少的,也即是說,大量的時間是關注在滿足外在的需求中,如此可以說是被掏空。 如果說一個人可時時刻刻為自己而活,大家可想像是個電池都不斷地滿電的狀態嗎?那則會是一個很好的狀態。(但 一般人都是去充別人的電,然後自己可能僅有10%---舉例) 但大家會說,明明需要工作賺錢怎樣為自己呢?但其實工作的意義如果找到,是可以為自己找到為自己的理由,又或者說,在工作場域中,雖然有限制,但你能學習到什麼,就看你自己是否有這種以自己精進的學習目的為出發。 就是為自己而活是很重要的,而且要很勇敢,因為方向正確了,生命也會明亮起來。好比人生有一個屬於自己責任該做的事情,你在你能力所及之下,盡力去滿足你的責任,其實你會很開心的。 當然愛自己也如果也說是一種責任的話,把自己照顧好,無論生理,心理與生活等等,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斷向上能分享的人,也算是為自己負責了。專注在自己身上吧,如此的你會有力量,如此的你待人會開始和諧起來,同時你也就不那麼容易為別人而活了。 about the first 圖片來源:https://pin.it/1cRvviC

活出更好的自己

前言❤❤❤💕 寫文前,有些靈感會重複,“活出更好的自己。”以前我從來沒有思考過什麼是自己?更不用思考說何謂更好的自己~ 近幾年遇到幾位來談者,跟我說:「他不了解自已」,往往問到一些議題會跟我分享說:他們知道哪些時候他們變得不像是自己了,只是他們沒有花時間再探索什麼是自己~。 為什麼在我的文章論述當中,找自己一直都很重要呢? 這也涉及到我對於諮商學習的體悟,以及我認為能減少人類需要持續被諮商的可能。(諮商師都希望個案多來諮商,我卻希望來談者能更瞭解根本的治癒方式)。 若是遇到大人,我會說,先療癒傷痛後,就開始找自己吧,這會是很重要的。 或是遇到孩子,我會說,那就好好做兒少自主的學習,從教育著手吧~ 在未來則會減少需要被諮商的機會。當心裡有自己心裡就會慢慢強大起來,但前提你自己是願意去摸索與嘗試的。 --- 那我們開始小小一起思考一下何謂活出更好的自己。 會有那一個自己,就是真正的你自己,每一個行動每一個呼吸,你都能感受到你在做自己(天阿,好抽象),但我都先說觀念,實務就需要演練。 這樣的自己,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的,且能持續在生活之中落實自己要的(信念),而於落實的過程當中,喜悅感就會源源不絕的湧上心頭,面對他人的質疑時,也能不那麼上心。 此為活出自己的一個狀態。 但我們必須說,找尋自己的過程非常的不容易,因為會有很多別人的觀點與你自己的觀點是混在一起的,所以很多時候需要花些時間去問自己說,這是我要的嗎?多半大部分的人都會被別人的觀點給打敗,放棄找尋自己。 但說真的,當你自己是你自己的時候,外界很多聲音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about the first~ *** 就是常常去做一些別於原本慣性的事情,讓自己提升上來,舊的習性就會慢慢消失,而有新的習性。比如說:平常你都是睡到自己醒,突然有一天你都開始限定自己每天六點起床(規律的),而你也因為這樣感到喜悅,則表示你用新的習慣取代舊有的習慣。 所以,就是可以去揀選生命中有哪些壞習慣,可以透過不斷的練習,培養一些不同的新習慣。當你樂在其中於培養良好習慣時,或許你就已經活出更好的你了。 about the habit *** 其實活出更好的自己,這是每一天每一秒都可以去做的,我還蠻喜歡這樣的詞彙✌ 時間更迭,日換星移,不進則退,這也算是我的信念吧!就是不斷地精進自己啊,當我們願意堅守這樣的信念持續的去落實,則心裡真得會

與心同在

當自己走在路上,感覺自己的心跳,看著外面的世界,這個時候該是與自己共在的,走著走著,可能遇上了某個人,寒暄了幾句,這時候我們的心思可能就轉換到了他人的身上。 而我們常常可以與自己共在的時間是有多少?和自已相處,感覺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心跳,好好沉下心的與自己相處。 其實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有很多待辦事項要展開,可能是工作的瑣事,其實即會開始一大半的時間,重心就挪移到眼前的工作上面了。 回到家,可能又有家人需要相處,聊聊今天發生的事情,洗個澡,上個網,就結束了一天的生活。 很有可能一整天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可能1-2分鐘都可能是沒有的。 其實這是一件還蠻可以深思的事情,很有可能其實自己的內心,會很需要與你陪伴聊天,其實心或許一直都有想做的事情,只是自己沒有給予時間和自己的心靈對話而已,或許每天挪一些時間,跟自己相處,問問自己的心開不開心,他有什麼事情想跟你分享的?當我們與心有一個互動的時候,即是和自己接近的時候,而這些時刻則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 當我們學習與自己的心相處,心則會感覺到安慰,心永遠都不會背叛我們,而當這樣的時間愈來愈多,心也就會提供你更多生命的活力與動力,生命的來源其實來自於心,心會指引我們生命的方向,當我們不背離我們心中的心意,則生命則會充滿喜悅。 當重心回到心的身上,心裡感到喜悅,心會提供你生命的靈感,活出心的生命是無比重要的。永遠不要背離自己的心意。 the first 你是天空中的星星,閃爍,從不會因為外境而改變了你自己 連結: https://pin.it/5y09GHY

哲學諮商實務筆記 --- 面對負面情緒的人該怎辦?

嗨,大家, 你也常常遇到情緒暴走的人嗎?明明就是同事,他卻常常容易憤怒,或用你難以消化的言詞對待你?又或者,你的家人常常對你說出:「你應該要~」你都不回家看我,真是不孝順。此時內心就波動一翻! 哲學諮商小筆記: 為大家介紹:《亞里斯多德會怎麼做》這本書中,所談到的如何透過情緒的發生,一點點邏輯推理,找到你心中認定的原則,然後看見這一個原則,重新思考要不要更換一個原則,但最終需要透過意志力來對抗。 和心理學談過的理情療法有些類似,都找尋出非理性推理,僅是有些諮商的夥伴更重視是「自己是怎樣想的?」「更多背後原理原則的反思」,且是自己可以自由選擇權,持續地去思考以及調整的。不仰賴專家~ 以下是情緒推理的步驟: 1.  找出情緒的對象/相對應的情緒 2. 感受身體的感覺 3. 重演身體的感覺 4. 情緒推理 5. 發現情緒的循環 6. 尋找替代解藥 7. 意志力行動 哲學諮商小實務: 1.  找出情緒的對象/相對應的情緒:面對一個情緒暴走或負向言語的同事/憤怒 2. 感受身體的感覺:內心冒出怒火,感覺身體熱熱的與臉部漲紅。 3. 重演身體的感覺:有點想起過去在家裡與媽媽相處時,媽媽也會常常情緒暴走,那時候身體的感覺也是「內心冒出怒火,感覺身體熱熱的與臉部漲紅。」 4. 情緒推理: *情緒的對象(發生的事情): 面對一個情緒暴走或負向言語的同事/憤怒 *情緒或行為:憤怒與回罵他。 這時要問自己,“面對這樣的事情,為何有這樣的憤怒?”可推出一個規則 *我不允許別人對我不禮貌的說話。---->這一個理由每一個人基本上不一定相同。 5. 發現情緒的循環 循環發生:遇到一個暴走的人,身體會爆熱,認為對方不應該 。再下次遇到又再循環 6. 尋找替代解藥 解藥可很多元,只要適合來談者即可~ *此來談當時服用的解藥為:「如果你發現別人在某方面威脅到你的生存或利益,就開始責怪他人,那麼你將永遠無法平靜」。 有機會和大家聊聊如何找到解藥~ 7. 意志力行動 第一條路:責怪他人。 或 第二條路:平靜。 *當別人情緒勒索或冒犯時,開始保有自己的平靜,需要一次次練習。 其他觀點: 1.   哲學諮商可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人會因為別人的情緒而影響自己呢?不能自我保護的原因~ 2.  不斷讓自已專注於自己生活中,亦可以是一個方向。 3.  另,原生家庭的對待方式,亦可討論。 4.  哲學諮商需要搭

堅守初心

每件小事感到初心,都可以堅持屬自己的 100 分 人總忘了每分每秒盡力的果實,而非做一得百的欲望 我一直都知道我的初心,只是我忘了堅持 踏實中感受初心, 持續進步,後面人會跟上,其他尊重! 我就是我,當然。將心活出整個生命

誰沒有過去?

誰沒有過去? 現在回頭看過去,好像可以看到一個落差,畢竟可以去想,這樣的人生如何? 如果人擁有一個視角,是看出自己過去的行為模式 人其實從小上沒有清楚自我意識的時候,就開始接受家庭教育,而形成慣性,除非有足夠的覺察能夠辨別家庭教育帶給你的影響,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清楚家庭教育帶給你的影響,就能夠重新做出選擇。 可保有自己的心智,覺察自己的想法,端看於你的家庭讓你保有多少的自己~ 而當人能夠了解自己的心是一直都在的。但人可選擇跟著什麼信念在生活。人可維持自己內心的信念去生活,也可以說其實是沒有過去的,因為假如你都一直維持著自己的話。 一切都在於堅持,如果說你一直都是你並沒有問題的,永恆的你。我走到哪裡都是我。 而身體往往受制於,過去到現在的行為去累積的,受過去影響的,因此要改變身體的感受,或者重新活出新的生命,就要用新的習性去調整。

真正的我自己?who?

持續的反思反省與落實 真正的我自己? 我認為跟隨內心的那個才是真正的我自己,那個我自己讓我比較有力量,就感覺不是別人的奴隸 過去習慣的我自己不是真正的我自己,寧願活出有力量的自己,辛苦一點也沒關係。唯一不會背叛自己的,就是自己。 the human ~ 真正的我自己? 可以說是活出本質,堅持那個本質,just do what you are. 就是持續不斷精進的自己,然後待人和諧,因為外界無法控制,但我的本質就是維持我自己,展現自己,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自己。 簡單一句要維持。 the pure ~ 真正的我自己? 那個抵抗慣性的是真正的我自己,因為隨著環境的慣性是隨波逐流,但那並沒有展現我自己力量,沒有自己的想法, 真正的我自己該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在時間中去展現自己與堅持才是。也是hold住自已。 the body ~ 真正的我自己? 我就是我,我不違背我自己去展現我自己,去做我會開心的事情,不違心。 我必須讓真正的我自已活出來,如果我的身體沒有活出真正的我自己,那就不是啊,我需要透過行動去展現我自己。 如果行動沒有展現真正的我自己,但內心是真正想做的,但行動和心是斷開的,那僅是騙人的,從心裡到外面行動時時刻刻都活出自己,才是真正的我自己。 the heart

你活出誰的生命?8種風格

你活出誰的生命? 從小到大,習慣聽從父母的指示,覺得成為一個乖小孩是有價值的,所以我會認為活出爸爸媽媽心中的乖小孩是重要的~ 或許活出爸爸媽媽心中的好小孩,曾經我覺得好重要,但其實沒有很開心~哈哈。如果可以再一次,我可能會多留些時間給我自己:閱讀、獨處或旅行吧。 或許曾經我活出爸媽期望我的樣子,如果還有時間我想為我自己而活。 About the human  *** 你活出誰的生命? (若我是一隻鳥)我想要活出我那個會飛的自己,我用我自己的力量向上飛,我活出我自己的生命。 不管自己的處境如何,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主見與放棄自己的力量,用我的樣子,用我的姿態,用我的視角去展現屬於我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提升,自己想飛多高飛多高,真的不用為誰而活,為自己而活。 About my heart *** 你活出誰的生命? 最初的自己都該在自己的心中,如果可以記得自己最初與最美的樣子,是多美好的,而就盡己所能地活出哪個自己,或許剛開始不那麼習慣,很像被關在一個地方太久,出去生活時候都需要適應一樣,但都還是自己真實的樣子,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 記得自己的樣子,活出自己的樣子,因為那會是最快樂的你。過程雖然不易,但絕對值得堅持。 The First of me *** 你活出誰的生命? 多半的我還是被自己慣性牽著走,就算偶爾覺得不妥,但多半還是跟慣性妥協,有時候我會知道某些習性不是我自己喜歡的,但我還是會去做。 我就在想,或許慣性就是我的生命吧。其實還蠻像行屍走肉的,就端看我要成為身體的奴隸還是心的奴隸了。我得要好好思考了。 In my body *** 你活出誰的生命? 哈哈,我還蠻沒想法的,就之前慣性是什麼,就是什麼啊,沒有特別想改變的。反正就跟著習慣走,就這樣。 就我的環境讓我成為廢物啊~ My habit *** 你活出誰的生命? 哪裡有好處我就去啊,我就活出那個好的生命啊,我行動做什麼,就表示我想活出那個生命啊。 其實我沒有特別想法,跟著我身體傳遞給我的慣性去生活。 non-conscious 你活出誰的生命? 我活出依賴别人餵養我的生命,感覺失智的廢物,反正誰給我食物我就吃,動也不想動 活出廢物也蠻好的,反正有人給我食物! 之前我想靠我自己的力量時,別人叫我不要動,他們會給我食物,就變成廢物了。 Unconscious *** 活出誰的生命? 控制的生命,我的重心

研究如何做自己?

最近因為開始研究做自已,愛自已,找自己的議題, 其實哲學思考中的中庸之道、智慧與依道而行等等,讓人心較平靜的中西方智慧,都能說更接近人的本質,或者說人較少的執念。 又或者一些心性的文獻會談到,人可以更接近道,西方智慧說的,人可以更接近神性等等。 你遇過這種人嗎?有時候遇到一些很做自己且很歡喜的人,跟大家分享他們的樣子: 我沒有堅持做自己,我就像是內建機制一樣,就是習慣做自己,就是原本的自已就是這樣的。 我認為人一旦當你發現你與理想我有一段差距,其實沒有捷徑,你只能一步步去做,去落實。 就是記得自己最初(最真實)的樣子,就是活出自己,做自己。 我一定會做的: 只做心理會開心的事,只做不斷提升的事情,無私分享。 只有自己的力量才是實在的,永遠不要想去依賴別人。

如何堅持做自己? 兩種方向兩種結果

哲學諮商常常談觀念與意志,常常談心理諮商說的理性與非理性,以理性取代非理性。 其實哲學人逃不過的還是引導人去實踐,也是倫理落實的部分。 認知失調是人常常有的,放棄本來就比較容易,但堅持都會是真心快樂的。 以下為一些與朋友討論的順心的慣性,順習性的慣性 分享: 我現在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順心,一個是順慣性,我最近會多往心的方向看一點。 就是過去的慣性模式並沒有讓我開心,比如:滿足別人、依賴別人、逃避學習。不開心的原因是自己並沒有快樂以及內心空空的。 如果順心而為,可以上進的話,我覺得很開心。雖然過去的我並沒有上進心,為自已喜歡的事情上進,但我現在願意試試看。 我認為順心而行比較是堅持做自己,就是自己因為上進而開心,不會因為他人的需求而放棄自己,感覺就是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持續上進就是接近做自己的感覺。 我現階段是這樣想~

如何堅持做自己?關於心

如何堅持做自己?關於心 就是每一次做選擇都是做自己,就會習慣了。 很像是你要去一個目的地,你就必須要一步步踏實的往前走,或許過去經驗你有可能是討愛(走一走又滑手機看有沒有人跟你交流)、或去過去經驗會有人在你要往前走的路上,說要帶妳去哪邊玩,讓你失去了原本要走的路。 我們總是需要一次次的行動中,去做自己要的選擇,不去選自己不要的選擇,然後透過這樣過程中去增加自己的信心。(因為當你做你自己要的時候,心裡會開心的)。 其實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回頭看自己心裡面有沒有累積,做那個你心裡會有踏實感,累積感,滿足感的事情準沒錯的了。 很像是就算有一百個人跟你說要幹麻,但你做的那件事情你心裡會開心,且結果你承擔得起,那就去試試(但大家要記得不是那種殺人放火、傷害他人與傷害自己,這些不等於做自己喔。) 做自己該是踏實,而不是勾起更多的慾望與糾紛的。 以上言論供大家參考。  

什麼是責任?關於自己的責任

其實一個人要活得好,就是自己的責任,但你也可以選擇活得不好,因為你是自由的。 所以大白話,將自己活好,其實是自己的責任,並與別人無關。 因為如果我們已經18歲成人,父母其實對於我們已經沒有責任了。所以把自己穩住,過好,是自己的責任,並與別人無關。 但我們是無法改變環境的,但環境卻是可以影響我們的,所以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不被環境影響,又或者當環境很惡劣的時候,如何持盈保泰? 當我們再也不將自己的不快樂責怪於外境,而是能從外境中學習成長,且保有自己(不變成跟別人一樣負面或情緒),就算是為自己負責了,至於別人就尊重他吧。 當你一旦決定好要為自己人生負責,就記得要好好儲備自己與保護自己,透過愛自己(提升自己的方式),不被別人影響,且不傷害他人的方式生存下去吧。

陪自己走一段路----關於人~

我好像從來都沒有陪過我自己,我好像從來都沒有將重心在放自己身上過,目光都是向外的(畫面就是一個人心是空的,只是眼睛向外找尋目光)。 感覺是自己魂不附體的感覺,像是自己被切一半,左半邊是自己,但自己的目標都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外面的世界與人身上。感覺自己一點都不關心自己。 就感覺要將目光轉向自己,但好像對這一個自己非常陌生,好像要一探究竟的感覺,好像需要好好的看看自己長怎樣(放大鏡),然後試試看活出自己???但其實內心有滿滿的疑問。 如果那個自己是我嚮往的,我願意試試看做我自己。眼光向外的我似乎是習慣,但沒有很開心,常常心裡都空空的。 我現在願意陪自己走一段路,因為我認為我自己蠻上進的,雖然很累,但心裡是踏實的。 你也願意陪陪自己嗎?了解自己嗎?

你這輩子為誰而學習?

某位朋友分享,跟他閒聊 學習的意義 能不要學習就不要學習,好累喔,學習好花費力氣,學習就是能夠過好生活就好,能不學就不學,其實在我字典裡面能不學就不學。 可能我從小到大學習並沒有讓我覺得快樂~學習成績好才有被稱讚,不好就沒有,好像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學,不是為了我自己。 小時候想學跳舞,想學畫畫這樣,但以前學習就是為了分數,為了看起來別人覺得你很厲害,學習真的蠻無聊的。 如果現在要學,我想為我自己而學,我不要為了某種目的學,想為自己學~

拒絕學習嗎?

當你習慣了學習,就不會覺得自己在學習了。 抗拒學習、學習、習慣學習,你是哪種?所謂凡事皆可學。 一切就端看於你,要成為怎樣的人,學習到怎樣的程度了~

為什麼要學習?

學習道路---心靈之旅 是一個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學習並不是因為外在的原因,比如說誰誰跟你說你要學什麼?為了某種功成名就~或為了討好誰而去學習的,方向不是向外面。 學習該是一種迴路,你學一個東西是為了自己內在的成長,自己能力的提升,你是為了自己而學,而你也真正學習到,體會到了,但這些深淺就看你自己,但絕不是為了別人而做。所以才會說小朋友從小需要去在學習道路上去了解自己要什麼,根本抓住,再去學會更好的,不是為了大人,為了學歷,甚至為了薪水。 所以人生其實遇到很多事情都可以學習體悟的話,心裡有成長都算是喔~所以有時候我們才會說,一直遇到鳥事到底是為什麼啊?哈哈,就是因為你還沒學習到~哈哈 人生遇到任何事情反求諸己就對了, 因為人生就是一趟學習之旅,我是這樣覺得拉,你呢?

學習道路(學習是為了什麼?)

之前會覺得學習是為了分數、別人覺得好,有時候遭遇要學習的事情,就會覺得可能學個皮毛,就不學了,反正沒事情就好。 但我現在發現,如果人生都沒有繼續學習的話,會變得很無趣。因為環境不斷改變,如果沒有新的學習,就會需要去仰賴些什麼~仰賴家人會養你,仰賴你待的公司不會倒都會讓你做重複的事情等等。 如果因著環境的變化,不斷的學習的話,自己的力量也就愈來愈大,表示不用仰賴,心裡也會開心。 以前讀書學習都是為了分數,總以為分數就是一切,其實學習是為了自己學的,因為學習就是要學“會”與體會,而不是分數。 現在的話如果學習一件事情可以熟練,心領神會,累積自己我感覺很好~^^ 你呢? ---- 哲學諮商很大部分也在諮商每一個人的心性與心態,進而連貫到落實的部分 若要真正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近期會分享關於一些心態類的文章

讓進步成為自己的慣性

大家有沒有聽過無意識的習慣? 就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中不斷提升自己了,若一個人真心想要進步,該是會進入一種無意識的狀態(所謂慣性), 就像有個人習慣去健身房,一天不去就不行。有的人喜歡登山,久久不去也不行。類似這樣 讓決心提升這件事情成為你的生活習慣吧,很像是一個內建機制~ 不知道大家有這樣內建機制嗎?讓自己時時刻刻都願意進步~

你身心不一致?

決心提升 一般來說,沒有進步就是退步,所謂不進則退,提升自己是依照道的,提升自己是一個道路,可去做事情~ 大家都有聽過順勢而行吧?如果人養成一個習慣去提升,感覺有人推你一把的感覺,可讓自己愈來愈順,愈來愈快樂的方式,why not? 提升自己並不難,養成習慣就行了。哈哈(我覺得不容易,但可以做到) 人的心,一直都是喜歡追求向上與卓越的,僅是習慣有可能會養成怠惰或安逸於生活,導致自己無法依心而行,人會這樣多半有很多原因:家庭教育,他人傷害、自卑等等都有可能。 心裡面想做身體不動,也是枉然啊。(就像一個人說他愛你,但都沒告白要跟你在一起) 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有時候自己心裡想做,身體不聽使喚,就要開始思考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一句話,就算心裡要,但不願意做也是枉然啊。

關於決心提升是什麼意思?

在哲學諮商的歷程中,從個案的生命故事出發後,找回行動或情緒(困擾事件)背後的個人解釋(境遇之感)之後(信念/ 個人思想) 接下來開始梳理一個個核心的議題,能步步處理核心議題,則能治標,但也要看來談者的意願。 此個案的部分,主要基於他的懶散與注意力不集中,雖然朋友很多,但為自己而做的事情少,所以他並不快樂,以下為他略述。(已經經過同意分享) ---- 我有點想做這件事情(重心放回自己身上,去提升自己) 我覺得這比以前的方式好。 諮商師:什麼是比以前的方式好? 以前的方式就跟著別人走啊,我突然覺得跟著自己的心走很好,我覺得我心裡更開心,以前的話很空虛(哈哈)。我想要為了我自己好好學習好好成長。 我突然發現將重心放回自己身上,是可以快樂的。人是可以殞落(註定失敗或者怨天尤人),也是可以提升的,我以前就是不想努力,想透過滿足別人來得到利益。不努力當然是殞落啊(看別人臉色,不開心),而且還要依賴別人得到自己要的,不是殞落(失敗)是什麼。 或許很不習慣,但我想試試,就問心想幹麻,就跟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啊。 ---- 其實台灣教育長大的小孩,部分會看似有成就,內心卻很貧乏,所以有錢的窮人也真的不少,畢竟心靈的富足才是真實的。 我自己的體悟,不是人生順遂者,心裡就健康,反之人生不順遂者,未必心裡不強大,一切在於你從小心裡的力量與思考力有沒有逐漸被建立起來。 當然也有人是看中金錢或其他 都是個人選擇嚕

關於愛(三):有的人選擇控制的愛?

關於愛,愛自己,有人會說,愛就是要感到踏實的喜悅,愛該從心裡開始,從心出發的。 但也有人認為,愛就是不斷的依附,討要與控制。認為自己很習慣這樣做啊,啊不然呢~但常常這樣做時,他人往往都不是很開心,會很不舒服。(除非對象是天生喜歡滿足別人需求者) 有的人養成這種對愛的習慣是因為感覺這樣比較有安全感。會說就小時候感到孤單時,滿足別人需求時突然感到安全(進而覺得滿足別人或別人滿足自己是愛)。 可能也會發現,可能是沒有很開心,但就是不知道不這樣做還能做什麼。

關於愛(二):跟做自己有關?又是做自己XD

就做自己啊,當我是我自己的時候就是愛了。 當是自己的時候,就是發光的,然後就可以分享,就這樣~ 就是一直做那的心裡會開心的自己,就會是自己。 但其實 心裡踏實的開心 與 滿足慾望的心的開心 是不一樣的,後者會產生更多的討要,會產生更多的情緒,很多事情會愈來愈不順。 若是前者,就會很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心裡會有很深的體會,會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是一種很持久的喜悅之感。 其實一直保有自己,做自己不容易的,所以要持續不斷的練習,莫忘初心。

關於愛(一)外求還是內找?試試看吧

 關於愛(一)外求還是內找? 來自個案的分享(略改) 感覺有點陌生,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感受過愛。 沒有壓迫吧,是真心的被關心的感覺~我從小到大沒有感受過真正的愛,所以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愛 所以我現在多半還是戴著面具生活吧,自己不開心,所以也很難對別人真心吧,其實我也知道外求的愛不是愛,是一種索取和討要吧,把一些力量放回自己身上吧,然後從心去過生活,至少可能可以轉換別的方式,畢竟一直想外找尋的方式並不快樂。 至少我最近開始嘗試一些自己心裡會開心的事情,確實蠻開心的。至少我是打從心裡的開心,至少沒有那麼空虛了。 朋友的交往就像是各取所需之感,以前不願意放棄外求,是因為我執著,就希望別人可以認同,然後感覺是愛,但感覺是短暫的愛,一下下又空掉了。畢竟他也不是愛我,而是愛期待中的我。 重 心放回自已身上,讓自己逐漸開心起來吧。我想試試看 ,就至少沒有那空虛~很多關係似乎都是一種討要,多半人都從另外一半去補缺,因為自己無法愛自己,找別人來補。 至於我母親,我尊重他愛我的方式,但我知道那種控制我的愛,並不是我要的愛。我想從為自已心裡愛的事情出發努力,試試看。

為自己堅持

每一件小事情都可進步的,都去累積自己的決心   我關注在我自己身上,我為我自己堅持,感覺很專注於自己(核心) ,然後堅持,就會長出自己的力量(很像是做體操的扶手撐) 會訓練到肌肉,與心。   當我重心放在自已身上,為自己努力,累積心力與能力, 我感覺到喜悅回饋於我,我長出自己的力量,沒有仰賴任何人, 這個力量並不是別人給予我的,而是我自己給予我自己的。   為自己去堅持,才能從心再回饋到自己身上   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為自己的需求去為自己獨自努力過, 不假外力的,專注的做,有可能一輩子都在為別人的期待而活, 無法專注於自己的內心與感受。所以心也從來沒有長大過, 因為沒有鍛練過,被看重過。   如果心要的就是提升,那有什麼不好去堅持的呢? 在生活中去提升自己,從生活小事去提升自己,去堅持這習慣。 成為一個隨時都在提升的自己,看你心開不開心就知道嚕。   為自己的心堅持,為自己堅持,本來就是會有打擊的, 但打擊就會有力量長出來,因為你需要去回應。鍛鍊肌肉, 也會累啊,但肌肉會長出來,休息夠了,就在繼續練。 在關係中保有自己,會被攻擊,會被控制, 但其實都是可以保有自已的,如果持續提升自己, 別人要攻擊你也不會有感覺,別人要控制你也不會被影響。 外境都是提醒自己是否不夠愛自己而已。

堅持的是獨立還是倚賴?

堅持 --- 有時候我們的堅持並不是為自己的獨立,而是堅持倚賴。 都是選擇   之前接到一位個案的分享~ 我的目光都在外面,我堅持目光投向外面,我想要仰賴外在的事物, 我不想靠我自己的力量(感覺是一個向外躺的概念) 我都把重心放在別人身上,我很堅持將重心放在別人身上, 他們就是我愛的來源,這是我習慣的方式。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人跳上的彈簧床後, 直接往外重力加速度地下墜,使力的將自己的力量往外推。 提問:你有想為自己堅持,而不是堅持要別人為你負責? 我不知道一個人要做什麼?很沒有方向感。 我就習慣要別人為我負責了。   其實人都是可以提升的,並不會永遠都需要依賴與仰賴他人, 人是可以很全然將重心放回我自己身上的,靠自己力量的, 僅在於願不願意去嘗試與累積。 有時候,僅是不想為自己負責的藉口。但我們需要看見, 因為都是不同選擇不同結果。

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二)----成為更好的自己

面對每一件事情,其實我們都有不同的心境可以去面對,因著面對的方式不同,呈現出來的結果會不同,但我們也不難發現某些情況下的自已,是永遠都會進入一個死結之中,而人往往也會鑽入那一個死結之中,想要理出個頭緒。 但如果類似的事情,你已經撞了100次,都還是怪怪的,或許就該思考,是否該換一個方式。其實100次是有點多了啦 或許有個時候該換個角度想,是否是因為事實上就是此路不通,是該自己調整的時候了呢? 學習與成長道路上,大部分都不會是外境去改變,而是自己改變,因為唯有自己改變才意謂著成長,凡事都可以學習提升。 想想你遇到一面牆,你撞了一百次都過不去,就可能學習是繞別條路,讓自己好過,也認清事實,一直撞是會更費力的,要學習應變與找出路。 所以我們總常說,無論外境是什麼?多半我們期盼的是自已的改變,而不是外境的改變,因為因著環境的限制我們還能夠讓自己提升,就是我們有所學習與成長,而並非讓自己身陷其中,自怨自艾,畢竟人生總會有很多關卡,都得要學習的 因為你永遠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自在

我和我自己在一起,我講出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內心的話語,我聽從我心裡的聲音去發言~ 曾經我走在某一條鄉間小路,踏著自己的步伐,看的田邊的水流,蹲在地上看了一下,仰望天空白藍的雲朵,有一點熱熱的,或許僅有不到一小時的走路路程,我和我自己在一起。 其實和自己靠那麼近的時間並不多,往往我們都跟著意識的流去生活,其實放慢腳步會聽見心裡的聲音,其實蠻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與自己同在,而是與我們以為重要的事情同在(媽媽說的,學校說的,別人覺得好的) 大家可以發揮想像力,人(意識)和心分離的感覺 難道,別人的事情就那樣重要?外界的事情就那樣重要?內心的想法不重要嗎? 其實心裡的聲音,感受,才是快樂的依據。 PS:心 大家可以想成為直覺往心裡面問個一個反應與想法。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每一個人離自己愈來愈遠呢?其實每一個人的心都還蠻知道自己要的, 心裡有好多千言萬語,難道都比不上別人說的? 當我們嘗試不再壓抑內心的感受,說說心裡的願望 其實僅是我們不習慣聽心的聲音,不代表沒有,或不重要。 順位調整一下,將心的聲音放在第一位吧,多花些時間和自已相處,聽心的聲音, 一切的根源皆從心開始,沒有心,沒有自己,沒有自己的目標與道路, 尋根吧~ 演練: 最常壓抑的一句話:我想嘗試,試了才知道。 心裡的願望:守護純潔的心。 或許當我們人生愈來愈不順,煩躁,表示我們內心在抗議了,我們可以針對自己的內在思想與想法做出一些探究了,情緒多半是種提醒,提醒反觀內心

認清事“實”:何謂真?何謂假的?關於人生某些事?

人一出生下來,其實小的時候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在過什麼樣的生活?隨著家庭教育的模式與慣性 在生活著(畢竟我們和父母或 照顧者同住) 雖然年紀小,但父母(照顧者)給我們機會感覺自己的感受該是隨著每一個家庭是不一樣的~所以父母所身教的一切似乎就成為了價值觀(所謂的 正確與對的) 但說實在我們都會對於某些被對待的方式有一些感覺(即使自己很小),都會知道他們愛的溫度與模式~ 或許我們可以說,從很小純真的我們,都會知道心裡的感覺,只是有沒有被聽見而已(我們可暫時說他為一種“真實的感受“)。 所以在諮商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開始去討論,用哲學討論的方式,釐清的方式,去一步步檢視這是不是自己要的。 簡單來說從心裡的感受(行動/情緒)推回信念、核心觀念,再真正認清核心觀念後再調整行動。(其實這歷程很慢,但會是自己的選擇與辨識) 也有一種做法是,你洞察夠快,就直接行動修正(做出改變後),去調整心態,但這拉扯會比較大。(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本性難移通常是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個本性是什麼?是不是真正自己的本性,還是被教育過的本性?不是真的自己,可能是假的自己?) 一般人逃避自己的心很久,所以再次面對是不容易的,但唯有心能夠被諮商被療癒,真正的快樂才有可能,所謂開心開心~對吧 唯有不再逃避自己的諮商,才會是真正效益的可能。 但安慰式的諮商也是有的拉~~

發自己的光芒

有時候我們繞了繞,才會發現最重要的還是自己 小時候聽父母,上課聽老師,結婚聽伴侶,或者小孩,上班聽同事, 回過頭才發現,最該聽的就是自己的聲音,並去實踐。 是否有那一刻你握著妳手中最愛的書狂啃,寫下你的體悟心得 去履行你對你自己的承諾,一個人出遊?一個人去吃想吃的東西? 一個人好好靜下來做心理會開心的事情,放下你手邊在意的人事物? 其實沒有那難的,而且很值得,其實每一個人的心靈都要得很簡單,試了就知道了, 記得有句話叫做“腦補”,常常在自己準備好專心做一件事情時候,又開始想東想西就放棄了~ 因為人要的就是順心而行,去做一點點自己想做的事情,體悟心裡的感覺,那的力量建構起來 常常聽說人才培力,人的心裡也需要培力啊,而且心裡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培力與保障 (這可能要體悟過的人可以深刻明白) 如果人可以因為生活小事而喜悅,那就去做吧~ 不為別人而做,不為情緒而做,為自己開心而做。

為什麼不平靜?

當我們小時候,心智尚未建立完全的時候, 會有很多聲音擾亂你的平靜,逐漸的自己的心智就永遠沒有長大完全 有時候僅是身邊的大人也不明白什麼是尊重,讓孩子去保有他自己,長成他自己, 或許我們從小到大,都沒有讓自己的心常常去獨立完成一些什麼?感受一些什麼? 所以心裡面常常會感到空空的,慌慌的,亂亂的, 是因為從小到大有些大人,都沒有讓孩子保有自己,而孩子就長大了 說穿了,父母若都沒有獲得自己的平靜過, 也僅能複製他經歷的方式拉~

在關係中感到自在嗎?

自在 在工作中偶爾會感到不自在? 與家人相處時候會感到被限制? 看到一個討厭的人不知道該笑?還是裝作沒看到? 會有一種束縛感,表示其實你知道自已的樣子, 但事實上, 做自己該是一個很自在的狀態,就像是一個圓球一樣,並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 當自己夠了解自己,很知道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為何而做,走到哪裡都是一樣的,雖然別人會跟你不一樣,但你依舊是圓的(這是舉例),做自己並不是帶刺的,而是因為自己夠了解自己要的,怎樣維持自己的狀態,保有自已,不管走到哪裡,別人都傷害不了你,當別人要壓迫你的時候,你都也能為了保守自己而先拒絕, 如果找到自己,活出自己是自己的事情,但你因為被壓迫了而不舒服,或許就該想想為何不保守自己,並尊重他人呢? 舉例:當你的家人開始對你情緒勒索的時候,你感到煩躁,或許該想自己為何喪失主控權?

為何不開心?

其實我們還蠻常還首於工作之中的,不斷地敲打著鍵盤,完成每日的代辦事項,然後下班鈴聲響起,收拾辦公包就回家去了,結束規律的一天。 然而,除了一天24小時之外,其實沒有多餘的時間,大家的時間能說是差不多,僅能說你要怎樣善用時間,不知道大家平常都在做些什麼呢?下班後是滑手機?看電視?還是看書?追劇? 本人認為每天花個幾十分鐘和自己內心聊聊天是蠻好的,也就是說,可能花個幾十分鐘寫下今天的心情,然後問問自己說,自己今天過得好嗎?如果不好是什麼原因?發生了什麼事情~ 其實我本人一開始喜歡諮商是因為從小就很愛思考何謂人生的幸福?又或者說如何追求心裡的平靜,所以我就透由生活與學習中去找這一個答案,但找了找,我沒有找到答案,哈哈,可能我心裡愈活愈不開心吧,其實心裡開心與否自己其實都很清楚的,沒有那麼抽象,只是一般人都沒有那習慣傾聽,又或者說找不到解答,但這並不代表這事情是無解的,表示原本的方式錯誤了,所以要換方向換方式,但一步總是得要先承認自己不開心嘛,才有機會去調整,換句話說,你原本認為的幸福方程式就是錯誤的,只是若刪除這方程式後,應該會整個空掉吧,哈哈。 所以,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是很重要的,然後聽聽心裡不開心的原因,然後就去調整吧,其實調整是需要方向和策略的,所以要找對的老師,對的引導,然後透過檢視來幫助自己去做出改變,沒有走錯路怎會知道正確的路在哪呢?如果有一個方向是做了心會開心的,就該去試試看。 千萬不要逃避自己的心意,因為心是最誠實不會欺騙人的。留意一下什麼時候的你心裡是開心的?留意一下什麼時候的你,很壓抑?這都會是檢驗你心的狀態的好方式,天無絕人之路,要相信自己可以為自己而活,用心生活。 轉圖:https://pin.it/Xjca0O9

如何追求心理的喜悅?

先說說何謂踏實? 其實諮商的進程,莫過於能夠獲得內心最終的平靜與喜悅,有一種說法是踏實過生活,並在踏實生活中去了解自己,並感受自己心裡的聲音,分享給你們~ 好比說: 一個農夫在耕田,揮汗如雨,太陽直射,他不斷地擦著汗,但農夫心裡面是開心的,因著他的努力,他贏得了心的喜悅,自己揮著工具使力出的每一個力量,自己心裡會清楚是自己的努力,我們在學習每一件事情,都會有一個完整的歷程,自己摸索每一個步驟,心裡也會有所體會與體悟。 很像我們在畫一個格子,很用心的一條一條的畫,每畫下一筆,心裡都會增加一個力量,如果你是這種人,需要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回饋到心裡面的話,其實心裡要的就是這樣,就是很踏實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做每一件事情,過程很重要,心理的感受很重要,人要的其實蠻簡單的,從每一步的累積之中了解自己,感覺人們好像都漏了一拍:做一件事情問問心裡的感覺。 一般的哲學諮商若使用LBT(邏輯基礎療法)類似理性療法的延伸版本,或者一般邏輯的前提與概念分析等等,若抓回一個人思想與信念的最核心,就是探究他真正要的與追求的,而行動都會是這些的延伸。 所以哲學諮商並不太像是單單個別問題處理,較多是處理個人核心信念,並透過哲學的辯證與探究,來協助來談者真正去明白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以及是否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都是有可能的喔~ 但透過行動去反推信念與自我思想,就是很好的哲學進程,僅是面對都會辛苦一點,但努力後會有歡樂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