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提倡與跟學生分享,
關於生命中所發生的情緒事件與不開心的事件,
若自己發生一件事情,則感覺如何(或評價如何)
開始將諮商現場的一對一對話,轉向陪伴來談者開始去覺察幾個元素
發生甚麼事情?
產生甚麼情緒?
為什麼對這件事情產生情緒?
其實一般的理情療法已有相關的論述與技術,是非常專業的。
至於哲學諮商重視的是
事情與評價之間的邏輯關係
「發生什麼事情,則我的評價
現在發生某事,
則我的評價」
而不是著重於 「事件與評價」,帶來「情緒」的因果關係
1. 哲學諮商看重人類對事情掌握真實的程度亦重視人類的評價,關於善的討論。
2. 不同的事情,則可有不同接近事實的程度;
3. 面對不同的事情,則也會有不同評價。
4. 最後,什麼事情,則該有什麼價值觀,則會是一個重要的討論。
哲學諮商師專業性建立:
1. 對來談者想法的掌握,即他若發生什麼事件,則導致什麼樣的評價,此邏輯性掌握的能力、
2. 以及讓來談者意識到自己的邏輯,情緒背後的推理。
3. 因此來談者與諮商師能夠對話建立在掌握到來談者的推理邏輯,進一步進行辯證與討論。
4. 哲學諮商師的真、善的相關理論的掌握度與詮釋能力,包含讓來談者理解之能力。
5. 引導個案覺察到自己思想上的謬誤、調整與行動。(即諮商師的批判思考能力,但不傷害來談者)
6. 來談者意識到跟他做得道是兩件事情,諮商師最終需要引導來談者能做出行動,可參考許多行動策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