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遇到不少來談者跟我分享他們的心情,常常在思考為什麼常常會有~ 「 別人應該 」、 「 為什麼他又? 」 、 「 他怎這樣 」 、 「 他怎這不受控? 」 、 「 他真是個大婊子? 」 、 「 他怎這樣得理不饒人, 我又沒欠他? 」 、 「 他為什麼要強迫我 」 、 「 我這樣對他,他怎這樣對我 」 、 「 這事情真難處理,他好煩 」 、 「 這人跟他講話怎這沒反應啊~ 」 、 「 這人教育小孩子的方式真不行 」 .....,抱怨人生真的有很多金句~你也有嗎?~~~~ 但沒關係,這都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們要不要繼續,或要調整?或繼續這樣也都是可以,畢竟人人很自由,我們可選擇~ 二、《這樣想就對了:哲學家教你破除11種負面像法》,第105頁談及~ 「 天災、人禍,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悲劇,不斷挑戰我們追求永恆幸福的能力,但它們卻無法阻止我們培養自尊、尊重他人及發自內心對世界的敬意,讓我們超越痛苦、屈辱與疏離 」。 我自己很喜歡這句話,因為每一個人的心境與遭遇不同,感受到悲慘與悲劇的事件都不盡相同,很多時候會是責怪他人或責怪世界。 其中在本書的 第三章建立自尊:對治責怪,和大家分享三個自尋煩惱行為之一~ 「 責怪他人---都是他的錯===>如果是別人把事情搞砸或做錯了,那麼他就是一無是處的敗類或廢物。 」 本人心得:有時候會容易覺得別人不應該、別人不對,期盼別人是怎樣的。 三、若有上述狀況,大家看看以下的哲學思考名言,哪一句你適用?不適用就丟了吧!試用的話,有緣就翻翻書上上網,看看這些哲思裡面要跟你分享的,而你帶著你的自覺,思考看看你自己的想法與行動可以做怎樣調整?(或有緣在這邊分享更深入的) 以下參考書籍,頁129-136 第一帖:人類的價值和尊嚴是與生俱來的,請保護他。 評價他人的行為,而不是評價他人。用你選擇的道德理論來肯定別人的價值很尊嚴(康德、沙特、洛克、聖多瑪斯、阿奎納、亞里斯多德、柏拉圖)。 第二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為了你自己的平靜和幸福,別再咒罵他人:你若希望別人尊重、尊敬你,就要用同等的方式對待他人。(霍布斯)。 第三帖:習慣是不斷重複養成的,當然也就可以改變 將別人的道德特質視為是可以加以改變的習慣,而不是天生無法改變的性質(亞里斯多德)。 你服用哪一帖? 稍晚和大家分享第二帖解藥的哲學思維,看看你適用嗎? https://...
你喜歡療癒自己與療癒人生嗎?生活感到迷惘與困惑,或許你會從哲學的視野中窺探到專屬於你自己的面貌,並非是套用的生活模式,而是專屬於你的生活步調,我們沒有放棄自己理由,因你擁有絕對的自由選擇權,僅在於你看見了嗎? 陳若吟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研究個人生命與敘事間之良性循環,長期關注心理學和哲學相關議題:情緒提醒與影響、想法、詮釋、真實的自我本質、生命的目的等等。核心為在生活體驗中發現自身根本的想法、深入挖掘、來回辯證與重新選擇善。2018年開啟哲學與繪本之間的理性邏輯與兒童趣味來開啟探究人的多元與神秘面紗。哲學服務:哲學駐點一對一對話、哲學與繪本工作坊。 ♦️本人為哲學諮商師非醫事人員,並無提供心理諮商、心理治療或相關醫療行為。 預約方式:philocouns107@gmail.com * 2021年活動-每月網友提問互動* 寫信到philocouns107@gmail.com 或 網誌留言 1. 每月抽一個網友提問 回答。 2. 將分成以下回應方式 1) 依諮商師個人體悟回應 2) 哲學諮商方法回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