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大學時代閱讀《哲學的慰藉》〈缺錢時的慰藉〉此章節時,伊比鳩魯所提出的論點觸動我,內心藏著想要追求快樂的欲求。文中談到自然且必要的為構成快樂的根本。文中道出人總在追求的名、利為非不自然也不必要的。 我與他人都誤會快樂的本質了嗎?(這或許是值得可以討論的) 聽起來有些些諷刺,不得不承認我亦迷惘在名與利之中,好比想要有人知道我是誰、想要被認同,無論因為我的身份或我的某些條件;每當發現荷包並無法全然滿足欲求時亦會產生金錢焦慮以致不快樂。構思著,若多些錢能做我想做的事吧?就可快樂多一些吧?因此,現在的不快樂來源就是沒有名也沒有利:不被認同以及無法賺更多的錢。 說起來,我會不快樂就是因為這些非自然與不必要的名與利的欲求在作祟,而和伊比的論點比較起來。追求名與利根本就與快樂不相關啊~因真正讓人快樂起來的會是自由、思想與朋友。我頗為認同的,而更根本的快樂 應該是自我踏實努力與自我肯定。好比伊比說的能有所選擇,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或許結果會有財富,但真正快樂或許在於你擁有自由選擇權。 反之,若有很多的財富與名望,若沒有自由、朋友與思想或許感到快樂的程度就很低了。 或許內心常常被情緒拖著走的生活事件,所觸動你的背後思想為何?那是你的欲望嗎?還是你長期累積下來的慣性與執念?這些根深蒂固的背後思想,真正帶給你快樂嗎?是否其實你以為的從來就不是你以為的呢?
你喜歡療癒自己與療癒人生嗎?生活感到迷惘與困惑,或許你會從哲學的視野中窺探到專屬於你自己的面貌,並非是套用的生活模式,而是專屬於你的生活步調,我們沒有放棄自己理由,因你擁有絕對的自由選擇權,僅在於你看見了嗎? 陳若吟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研究個人生命與敘事間之良性循環,長期關注心理學和哲學相關議題:情緒提醒與影響、想法、詮釋、真實的自我本質、生命的目的等等。核心為在生活體驗中發現自身根本的想法、深入挖掘、來回辯證與重新選擇善。2018年開啟哲學與繪本之間的理性邏輯與兒童趣味來開啟探究人的多元與神秘面紗。哲學服務:哲學駐點一對一對話、哲學與繪本工作坊。 ♦️本人為哲學諮商師非醫事人員,並無提供心理諮商、心理治療或相關醫療行為。 預約方式:philocouns107@gmail.com * 2021年活動-每月網友提問互動* 寫信到philocouns107@gmail.com 或 網誌留言 1. 每月抽一個網友提問 回答。 2. 將分成以下回應方式 1) 依諮商師個人體悟回應 2) 哲學諮商方法回應